我申请的是加拿大研究型硕士(不是phd!),还没决定是否要毕业找工还是继续读博,研硕是我用来做尝试的一个阶段,看看自己是否喜欢科研。
我最看重读研(or未来读博)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,不喜欢push的老师,也不喜欢压力大。我也很看重研究方向我是否足够有兴趣,不考虑方向是否冷门是否好找工作,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不然读研读博也没啥意义。
A导师来自ubc,年龄60+教授(男),是3.17找我面试,4.15给我发的email offer,4.25下正式offer。我可能不是他的首先,他愿意找我面试是因为我成绩比较好,面试时他说我大学数学类课程成绩高,问我想不想做偏理论的研究。联系上他的学生得知他人很好,不push,对科研很认真。
优点:学校排名好,导师学术能力强,与工业界connection强。
缺点:办签证有安调风险(可能导致推迟甚至无法入学),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他主要做的不太一致,还需要反悔B导师
UBC的funding超级多,扣完学费每个月2200加币,每周TA12小时。
B导师来自uwo,年龄30+AP(男),去年11月份面试,面试完就说可以在申请流程中帮我。后来我申请完给他发邮件,他回复我的第二天就下offer了。在领英上联系了他的3个学生,两个研究生一个博士生,都夸他很好。
优点:已经下签,可以9月顺利入学,指导风格喜欢(自由度高),方向match,新ap发文章积极。
缺点:学校排名不高,connection弱,经验少。
funding扣完学费后每个月只有1000加币,每周TA10小时。
其实私心是想去B导师那里,感觉他人应该不错,研究方向也还算match,而且这么晚再拒绝他不太好,换到A去也还要重新申学签。但又觉得错过A这个学术大牛很可惜,他有业界connection,学校的title也好(虚荣心在作祟)
已有 2 人参与, 参与投票即可查看实时结果
手机查看该投票
